領域 |
技術系列 |
技術名稱 |
典型工程 |
建設規模 |
投產時間 |
獲獎情況 |
油氣處理領域 |
天然氣輕烴處理技術系列 |
膨脹機制冷+DHX工藝技術 |
雅克拉集氣處理站 |
260×104Nm³/d |
2005年11月 |
|
丙烷輔冷+膨脹機制冷+DHX工藝技術 |
塔河三號聯輕烴站 |
50×104Nm³/d |
2008年11月 |
|
錦州25-1南油氣田項目天然氣終端 |
110×104Nm³/d |
2013年9月 |
|
輕油吸收工藝技術 |
大牛地氣田脫水脫烴工程 |
1500×104Nm³/d |
2015年11月 |
|
天然氣脫水處理技術系列 |
三甘醇(TEG)吸收脫水技術 |
松南集氣處理站三甘醇脫水橇裝裝置 |
120×104m³/d |
2009年10月 |
|
分子篩/硅膠吸附脫水技術 |
中海油錦州25-1陸上終端分子篩脫水裝置 |
110×104m³/d |
2013年9月 |
|
低溫脫水技術 |
大牛地氣田天然氣脫水脫烴工程丙烷制冷脫水裝置 |
1500×104m³/d |
2015年11月 |
|
天然氣脫酸處理技術系列 |
活化MDEA脫碳工藝技術 |
印尼SES天然氣處理工程 |
|
2009年11月 |
|
松南氣田處理站 |
|
2009年11月 |
|
延長氣田延113~133天然氣處理工程 |
|
2014年11月 |
|
雙塔脫硫技術 |
川科1井脫硫工程 |
|
2010年2月 |
|
川西海相橇裝脫硫裝置配套工程 |
|
建設中 |
|
原油處理技術系列 |
輕中質原油壓力脫水處理技術 |
勝利油田辛一聯合站、商河四凈站、廣利聯合站等 |
|
|
|
哈薩克斯坦Taskuduk中心處理站 |
|
2014年 |
|
稠油壓力預分水+大罐熱沉降處理技術 |
勝利油田石油開發中心青東5陸上終端站、樂 安聯合站、陳莊站 |
|
|
|
超稠油摻稀+大罐熱化學沉降技術 |
勝利油田陳南聯合站、超稠油集中處理站、 春風聯合站等 |
|
|
|
老化油處理技術 |
在孤東一號聯應用了2臺20m3/h老化油處理裝置 |
|
|
|
油田信息化生產建設 配套技術系列 |
油田信息化生產建設配套技術 |
現河史127區塊、樁23區塊、春風二號聯等 |
|
|
|
注水及采出 水處理領域 |
常規污水處理技術系列 |
“重力沉降+過濾”處理工藝 |
在勝利油田河口首站、渤三污、東四污、 坨三污 等站應用,應用最為廣泛 |
|
|
|
“壓力凈化+過濾”處理工藝 |
目前該技術在勝利油田坨五污、現河污、樁82等 污水站應用。 |
20000m³/d |
2011年12月 |
|
“旋流除油+過濾”處理工藝 |
目前該技術在勝利油田辛二污、中心一號平臺、中 心二號平臺等站應用 |
8000m³/d |
|
|
“懸浮污泥床凈化+過濾”處理工藝 |
目前該技術在勝利油田辛102、永921等應用。 |
|
|
|
強腐蝕污水處理系列 |
電化學預氧化水質凈化穩定工藝 |
目前該工藝在勝利油田廣利污、郝現污、辛一 污、辛三污等站應用。 |
11000m³/d |
2007年5月 |
|
水質改性工藝 |
目前該技術在勝利油田臨中污、臨南污、盤二污、 四凈站等應用。 |
|
|
|
含聚污水處理技術系列 |
“HCF高梯度聚結氣浮+過濾”處理工藝 |
目前該技術在勝利油田坨一污水站、埕東聯合站 應用。 |
10000m³/d |
2010年12月 |
|
氮氣氣浮工藝 |
目前該技術在勝利油田孤三污、孤六污等站應用。 |
|
|
|
高含硫氣田采出水密閉處 理技術系列 |
高含硫氣田采出水密閉處理技術 |
在普光分公司D403污水站實施現場工程 |
150m³/d |
2013年 |
|
油田注水技術系列 |
油田注水技術 |
在普光氣田地面集輸工程中的普光11井、回注1井、 毛開1井等回注站成功推廣應用了該技術 |
|
|
|
化學驅注入技術系列 |
化學驅注入技術 |
在孤島東區二元復合驅二期工程中,推廣應用 了橇裝注聚站 |
|
2011年 |
|
海洋工程 技術領域 |
淺海油氣集輸技術系列 |
海上油氣集輸工藝技術 |
在埕島海上油田,海上油氣集輸工藝技術有大規模應 用。其中高效電加熱器在數十座平臺上均有應用。 |
|
|
|
海上油田復雜集輸管網工藝優化技術 |
埕島油田主體及西北部開發油藏調整規劃以及埕島 油田老區調整集輸管網調整方案 |
|
|
|
淺海固定平臺設計 及創新技術系列 |
衛星井組平臺設計技術 |
CB25A等50多座平臺 |
|
|
|
水下三樁塔式單立柱抗冰輕型 平臺設計技術 |
CB271單立柱采油平臺 |
|
|
|
水下基盤式井口平臺設計技術 |
CB6D井口平臺等10多座平臺 |
|
|
|
內加肋三級變徑獨樁平臺設計技術 |
CB6E棧橋支撐平臺等20多座平臺 |
|
|
|
移動式采修一體化平臺設計技術 |
CB1A、CB1B、CB12A、CB6B固定式采修一體化 平臺等8座平臺 |
|
|
|
固定式采修一體化平臺設計 及外延技術 |
CB26、CB11N、KD48、CB4E移動式采修一體化 平臺等10座平臺 |
|
|
|
中心平臺群設計技術 |
埕島中心一號、埕島中心二號、埕島中心三號等3座平臺 |
|
|
|
海底管道設計 及創新技術系列 |
海底管道設計及創新技術 |
外釣島-冊子島-鎮海海底管道工程 |
D段2.35km,管徑610mm,E段長36.5km,管徑762mm,最大水深66m |
|
全國優秀 工程工程 總承包銀 鑰匙獎, 中石化 集團公司 優秀設計 一等獎, 科技進步 二等獎 |
泉州煉化海底管線工程 |
管線全13.1km,水深最大45m,規格Φ711mm。 |
|
|
中化國際泉州海底管線工程898 |
包括2條管徑914mm海底原油管線, 1條管徑114mm輸水管線,一條海底電纜,采用同溝鋪設。 |
|
|
茂名石化新金明公司
30萬噸級單點系泊輸油 終端新建海底管線工程 |
管線全長15.5km,水深最大25m,規格Φ1219mm×23.8mm |
|
|
埕島油田淺灘海油氣水集輸管網 |
總長度300余公里,管徑168-610 |
|
|
海油陸采技術系列 |
灘海油田實體結構人工島 及進海路技術 |
墾東12區塊3條進海路及4座人工島 |
|
|
|
灘海油田透空式結構進海路技術 |
勝利油田青東5區塊 |
|
|
|
灘海油田水工構筑物 安全防護技術 |
強侵蝕岸段保灘促淤技術 |
飛雁灘油田保灘促淤先導試驗工程 |
|
|
|
灘海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|
中化泉州1200萬噸/年煉油項目大管廊工程 |
|
|
|
海上高壓供配電 技術系列 |
網電與燃氣發電相結合的淺海 油田發供電技術 |
在埕島海上油田,目前已建成中心平臺35kV變電所 6座,中心一號平臺燃氣輪發電站1座,35kV 及6(10)kV海底電纜近300km。 |
35kV及6(10)kV海底電纜近300km |
|
|
海上一變多控中壓供電技術 |
適用于埕島海上油田50余座井組及采修一體化平臺 |
|
|
|
海上油田電網電力調度自動化技術 |
埕島海上油田電網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 |
|
|
|
工程勘察 技術領域 |
管道工程勘察技術系列 |
大型穿跨越綜合勘察技術 |
川氣東送管道工程、廣西液化天然氣(LNG)項目 輸氣管道工程、甬臺溫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 |
|
|
國家優質 工程金 獎、全國 優秀工程 勘察行業 一等獎 |
大型深埋隧道綜合物探技術 |
福建LNG輸氣干線工程(一期)、海西天然氣 管網二期工程(福州-福鼎段)、川氣東送管道 工程、新氣管道工程選址勘察。 |
|
|
|
長輸管道環境水文勘察技術 |
新氣管道工程水文地質勘察 |
|
|
|
高邊坡勘察技術 |
普光氣田大灣區塊地面集輸工程、延氣2-延128井 區地面集輸工程、甬臺溫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 |
|
|
|
勘察設計一體化技術 |
川氣東送管道工程、普光氣田開發、廣西液化天然 氣(LNG)項目輸氣管道工程 |
|
|
|
海洋工程勘察技術系列 |
海底地形測繪技術 |
茂名單點系泊海底管道工程,勝利淺海海底管道安 全普查,勝利淺海鉆修井平臺拖航及就位測量 |
|
|
|
灘淺海構筑物綜合勘察技術 |
青東5區塊人工島和進海路、老167/168進海路及海 油陸采平臺、溫州LNG海底管道、茂名石化30萬噸 級單點系泊海底管道路由勘察 |
|
|
|
海上移動平臺插樁深度計算方法 |
勝利油田埕島海域70多座海上移動平臺 |
|
|
|
海洋靜力觸探測試技術 |
埕島油田中心一號平臺隱患治理工程、勝利油田 埕島海域海上移動平臺 |
|
|
|
航測遙感技術系列 |
航空攝影測繪技術 |
新氣管道北天山段航測、金壇儲氣庫1:5000地形圖 測繪、延長氣田地面集輸工程、大-東天然氣輸 氣管道工程等 |
|
|
|
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技術 |
加蓬TBEP、RABI站場擴建工程,勝利油田智能管 道系統站場激光掃描及三維建模,勝利油田海洋 采油平臺三維建模 |
|
|
|
檢(監)測與治理技術系列 |
地下管線探測技術 |
勝利油田智能化管線管理系統建設工程、濟南市管 線普查項目臨濟輸油管線探測、孤羅東孤永東輸油 管線隱患 治理工程 |
|
|
|
大型儲油罐綜合監測技術 |
中石化儀征15萬方大型浮頂油罐地基與基礎監測 |
|
|
|
地災勘查與評估技術 |
山東管網穿越山區管段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|
|
|
|
管道工程 技術領域 |
長輸管道線路設計 技術系列 |
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線路選線 及輔助設計技術 |
|
|
|
|
基于應變設計技術 |
|
|
|
|
特殊地質條件下管道穩定性分析技術 |
|
|
|
|
長輸管道配套設計 技術系列 |
大口徑管道大型穿跨越技術 |
甬臺溫管道項目中,甌江南支采用定向鉆技術 成功穿越3200m,甌江北支穿越長度2629m; 在川氣東送和普光氣田項目中,采用懸索跨越 方式實現了大跨度、多管道跨越。 |
|
|
|
長輸管道安全設計技術 |
|
|
|
|
長輸管道綜合防腐及控制技術 |
|
|
|
|
站場數字化集成設計技術 |
|
|
|
|
輸氣管道設計技術系列 |
輸氣管道壓氣站設計技術 |
|
|
|
|
大型天然氣管網優化設計技術 |
|
|
|
|
輸氣管道高可靠性安全供電技術 |
|
|
|
|
大規模、長距離CO2 管道輸送技術 |
大規模、長距離CO2管道輸送技術 |
|
|
|
|
節能環保 技術領域 |
煙氣二氧化碳捕集 純化技術系列 |
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技術 |
該技術應用于勝利發電廠100t/d
CO2捕集純化 項目,動用石油地質儲量170萬噸,預計CO2 驅油示范區采收率可提高17.2% |
|
|
|
建筑供熱技術系列 |
地源熱泵技術 |
勝利油田分公司勝利采油廠科研信息綜合樓、 中石化技術檢測中心 |
|
|
|
燃氣熱泵多聯機空調技術 |
元壩氣田17億立方米/年試采工程 川東北閬中基地 |
|
|
|
節能綠色建筑設計 技術系列 |
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技術 |
對居住區、公寓、賓館、幼兒園、學校、醫院、 老年建筑等均應用日照分析設計,12層及以下 住宅建筑和集中供應熱水的公共建筑,均應用 了太陽能光熱系統,并與建筑進行一體化設計 與施工。 |
|
|
|
噪聲治理技術系列 |
噪聲治理技術 |
在榆林-濟南輸氣管道增壓工程、涪陵-王場輸氣 管道工程涪陵增壓站、中國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氣 外輸管道工程均有應用 |
|
|
|
設備材料及 應力分析 技術領域 |
設備材料及應力分析 技術系列 |
油氣分離處理設備設計技術 |
大量應用于油田生產過程中 |
|
|
|
污水處理設備設計技術 |
大量應用于油田生產過程中 |
|
|
|
強化傳熱微正壓燃燒加熱爐設計技術 |
勝利油田青東5塊新區產能建設陸上終端站工程 |
2500kW |
|
|
管道材料及應力分析技術 |
川氣東送管道工程、新氣管道工程 |
|
|
|
高含硫氣田集輸系統設備、材料 設計技術 |
|
|
|
|
機械維修工程技術系列 |
固井水泥干混站設計技術 |
已在克拉瑪依油田、冀東油田、長慶油田、 吐哈油田完成多個項目的設計, |
|
|
|
鉆井泥漿站設計技術 |
在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和中石化西北分公司 等油田完成多個項目 |
|
|
|
長輸管道維搶修設計技術 |
川氣東送管道、廣西LNG管道、榆濟管道、 新氣管道等項目 |
|
|
|